共享物流:高效整合物流资源
Uber及Airbnb作为实践共享经济的代表,在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,也使共享经济成为业内人士频繁讨论的话题。除了出行领域及房屋租赁行业以外,共享经济的影响范围还在进一步扩大,包括多个领域在内的诸多用户群体都已经被包含在内。
如今,我国的物流行业在共享经济的影响下,也进一步开拓了市场空间,很多创业企业也试图利用共享经济模式在物流行业开辟一片天地,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物流外包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等。相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,随着共享经济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,会有更多专业的物流平台诞生并迅速崛起。
◆物流的发端与影响因素
物流,顾名思义就是货物流通,它早在汉唐时期就出现了,丝绸之路就是最好的证明。而我国真正引入“物流”这一概念则较晚。物流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,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。
(1)物流的发端
物流最初的发端要追溯到“物物交换”时代,物流服务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时间、空间两个层面上。怎样来理解物流的空间价值及时间价值呢?
首先来分析空间价值。将南方的水果运输到北方市场进行销售,这就是空间价值的体现,即依靠空间转换提高产品的价值;其次是时间价值,举例来说,把夏季出产的农产品入库存储,等到冬季再进行销售,这就是时间价值的体现。从中能够总结出物流环节的关键组成部分,即产品运输与仓储。这也是物流的主导服务项目。
(2)物流的波动因素
如上所述,将南方的水果运送至北方市场,当这种水果处于收获季节时,其运输量会迅速上升;但当收获季节结束时,该产品的运输需求也降至0。同样,夏季出产的粮食在当季需进行大规模的存储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粮食不断出售,其存储量也逐渐下降,到最后,仓库中可能出现清空现象,直到第二年粮食成熟季节。
影响物流波动的因素有很多,除了上文提到的季节性波动之外,企业产能、节假日、重大事件及大规模推广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其出现波动现象。虽然经营者试图通过供应链的完善来减少物流的波动,并采取有效措施为物流争取时间,但不可否认的是,仍然会产生波动。
通过分析不难看出,无论是哪个行业,其物流峰值都远远高出均值数据。总体而言,仓储过程的峰值系数在1.5左右,运输过程的峰值系数则普遍在5.0左右。峰值与均值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距,经营者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?
通常情况下,企业本身的物流资源储备足以维持其大多数情况下的正常运转。当物流需求较大时,管理者会给员工安排更多的工作任务,要求其通过加班来完成;也有部分企业采用外包模式,与第三方达成合作关系,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,由此诞生了物流共享经济。
◆共享物流的本质与特征
传统物流有很多弊端:信息失衡、资源不能共享、各个物流体系之间不能联通,使得资源严重浪费。共享物流的出现就为解决这一问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。
从本质上来讲,共享物流就是共享物流资源。对于整个物流资源来说,货运资源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。对于现代物流来说,系统是关键。在庞杂的物流系统中,物流资源呈现出网络化、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特点,其中能够实现共享的资源也越来越多,如物流信息、物流设备、仓储设施、人力资源、终端配送资源等,这些资源为共享物流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在现实生活中,物流资源的共享方式有很多,如租赁、回收再利用、交换、循环使用等。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,都有一个基本条件,就是实现信息互通和协调配置。
◆物流共享经济的未来
物理空间、人力资源、配套设施是整合物流行业运转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大资源。具体而言,物理空间包括仓库、停车场、货物堆放地点,等等;人力资源包括搬运人员、货品分类人员、司机、配送者,等等;配套设施包括运输货物所需的车辆资源,仓库中用来移动货品的托盘、叉车,等等。上述所有资源,最终都会以共享模式得到应用。
迄今为止,出行领域中采用共享经济模式的企业已经诞生了数家市值达10亿美元的企业,相比之下,物流行业的总体规模要比前者高出十几倍,从这个角度来说,物流共享经济必然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